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了我國首個非織造行業技能人員職業評價團體標準——《行業職業評價規范 非織造布制造工》。
2015年7月正式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2015年版)》中,首次將“非織造布制造工”列入其中。為完善國家職業標準體系,同時為一線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提供科學、規范的依據,受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委托,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業內骨干企業、專家等,歷時三年,完成了《行業職業評價規范 非織造布制造工》職業標準的編制工作。
該標準共包括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個部分,對非織造布制造工職業的基本情況、職業道德、基礎知識、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理論知識和技能比重進行了規定;并將非織造布制造工分為五個職業技能等級:五級/初級工、四級
/中級工、三級 /高級工、二級/
技師、一級/高級技師。
我國的非織造布工業是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非織造布應用市場不斷拓展,已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土工建筑、交通運輸、應急安全、航空航天及人們日常生活等諸多領域,其生產規模呈幾何級數的增長。
2016年全國非織造布產值已超過 2000億元,產量達526
萬噸,各種工藝的生產線已超過5200條,企業1600 家左右,從事非織造布加工制造的人員超過
22萬人,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對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標準的出臺為非織造行業技能人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與評價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滿足了非織造行業企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建設的需要,同時將有助于培育非織造從業人員的工匠精神和敬業精神。
為使《行業職業評價規范 非織造布制造工》更具可操作性,中產協目前已經組織相關院校和企業,加快制定配套培訓大綱和教材,使本標準更好地為行業發展服務。